鏈動大灣區,洞悉灣區脈搏,連結無限商機。

Circle提議為USDC引進「交易回溯」機制,穩定幣邁向「信用卡化」爭議

SHARE 09-29 , 18:21


Circle 的可逆交易研究


Circle 總裁 Heathbert近期向《金融時報》表示,公司正在研究能夠在詐欺和駭客攻擊情況下回溯交易的機制,同時仍保持結算終結性。他指出:「我們在思考…是否有可能做交易的可逆性,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仍然有結算的終結性。」


簡單說就是,如果你被騙了或遭到駭客攻擊,理論上可以把錢要回來。


這一可逆交易機制不會在 Circle 正在開發的 Arc 區塊鏈上直接實現,而是透過在上層添加一個「反向支付」層來實現,類似於信用卡退款的工作方式。 Arc 是 Circle 為金融機構設計的企業級區塊鏈,預計在 2025 年底前全面啟動。


Tarbert 也特別提到,傳統金融系統有些好處是現在的加密世界沒有的,一些開發者覺得在大家都同意的情況下,應該要有"某種程度的防騙撤銷功能"。說穿了,Circle 就是想讓 USDC 更像傳統金融產品,這樣銀行和大機構用起來才放心。


然而,這項提案在加密社群引發了激烈爭議。批評者擔心這可能導致 DeFi 生態系統的中心化:如果 Circle 能隨意撤銷交易,那它不就成了加密世界裡的「央行」了嗎?


穩定幣發行方的現有乾預機制


其實,穩定幣發行方一直都有凍結帳戶的能力。 Tether 和 Circle 作為兩大主要穩定幣發行方,在應對駭客攻擊和非法活動方面已經建立了相對成熟的凍結機制。


Tether 的積極幹預模式


根據文件顯示,Tether 在 USDT 智能合約中內建了「黑名單」和「後門」機制,使其能夠對特定地址執行凍結操作,暫停該地址上的 USDT 轉出交易,並進一步發行的操作並進一步發行。這項機制使 USDT 具備了在極端情況下"糾正錢包級錯誤"的能力。


2020 年 9 月 KuCoin 交易所遭受駭客攻擊時,Tether 緊急凍結了約 3500 萬美元的 USDT,防止其被進一步轉移。 2021 年 8 月 Poly Network 跨鏈橋被駭事件中,Tether 立即凍結了駭客地址中的約 3,300 萬枚 USDT。截至 2024 年 9 月,Tether 宣稱已配合全球 180 個機構凍結了至少 1,850 個涉嫌非法活動的錢包,共協助追回約 18.6 億美元資產。


Circle 的謹慎合規路線


相較之下,Circle 走的是合規路線。 USDC 合約同樣具有黑名單功能來阻止特定地址的代幣流動,但 Circle 通常只有在收到有效的執法或法院指令時才對地址進行凍結。 Circle 在服務條款中明確說明,一旦 USDC 完成鏈上轉賬,交易即不可逆,Circle 無權單方面撤銷。


這種差異在實際應用上表現得相當明顯。當用戶遭遇詐騙把 USDC 轉給騙子地址時,除非執法部門介入,Circle 通常不會主動為個人凍結該騙子的地址。這與 Tether 願意在某些技術可行場景下協助使用者形成鮮明對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