鏈動大灣區,洞悉灣區脈搏,連結無限商機。

對話StandX:從binance合約到Perps DEX,我們一以貫之的破局之道

SHARE 09-30 , 12:10



不到一週內,StandX TVL 成長 4 倍,突破了 1.4 億美元。


StandX 於去年底由前 binance 合約團隊核心成員 AG 與 Justin,以及高盛出身的資深交易系統技術負責人 AC 共同創立。 AG 與 Justin 曾深度參與 binance 合約從零到一的搭建;AC 則擁有高盛流動性引擎開發與 Amber Group 鏈上交易管理的資深經驗。


開拓 binance 合約的六年經歷,帶給他們最大的啟示是,要敢於做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」。正如當年 binance 在業界普遍採用反向合約時,率先推出正面合約,最終推動整個產業的範式轉變,StandX 也試圖在當前的 Perps DEX 競爭中走出一條差異化路徑。


Justin 表示,與市面上多數代碼高度相似的合約 DEX 不同,StandX 產品從使用者介面至底層架構均為獨立開發,在功能與視覺體驗上具有明顯差異化。 「我們始終認為,前人的方案並非沒有優化的空間,關鍵在於對使用者來說怎樣更合理」。


StandX 的核心機制在於,以自研的生息穩定幣 DUSD 作為保證金,為用戶創造了「交易收益+保證金利息收入」的雙重收益模式和更大的套利空間。在打磨了近一年後,StandX 的 Perps DEX 測試網將於近期向用戶開放。


儘管 Aster、Hyperliquid 等項目已表現出強勁勢頭,但 Justin 認為,DEX 的競爭格局將高度復刻 CEX 的發展路徑,龍頭更替可能成為常態,制勝關鍵也逐步依賴於單一殺手鐧,而是在長期競爭中持續做出正確決策,並非逐步依賴單一殺手鐧,而是在長期競爭中持續做出正確決策,並非採取領先優勢。


從零到產業龍頭,開拓 binance 合約的核心啟示


1、ChainCatcher:可以分享一下你的核心職涯經驗嗎?你在 binance 合約團隊期間負責哪些關鍵專案或取得的成果?


Justin:我最早在傳統金融衍生品領域工作,2015 年我開始接觸幣圈,直到 2019 年,binance 的合約業務處於起步階段,CZ 希望找一個有衍生品經驗的團隊來負責,找到了 AG(現 StandX 創始人&CEO),我邀請我在芝加哥交易組建了一個小團隊,我主要負責成長。


在 binance 合約團隊 6 年時間,我們主要從零搭建了合約業務,也嘗試了指數合約、槓桿代幣、跟單交易等等項目。合約業務的成功不僅為 binance 帶來了新的產品生態以及更大的產業市場份額,也讓我們在業界累積了豐富的經驗。


2、ChainCatcher:為什麼離開 binance 出來創業,並選擇了 Perps DEX 這條賽道?


Justin:去年選擇出來創業也思考了很久,一方面我們認為在 binance 已經完成了我們的階段性目標,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新的機會。去中心化一直是行業大的趨勢,我們一直想進入 DeFi 賽道中,而合約和穩定幣是 DeFi 中最大的兩個賽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