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16Z的核心能力是喊單和拉盤
內容製造影響力,投資將影響力轉化為估值暴漲。自己操縱 k 線,成為莊家,當然更容易退出。
那麼,a16z 的「喊單」能力是如何練成的?
a16z 的宏大敘事 aka aka 方法我把它總結為「a16z 五步敘事法」。
直擊群體情緒,提出顛覆性框架,建構敵我對立,上升到文明高度,喊出戰斗口號。
逐步遞進。
第一步,直擊群體情緒。
Marc 的文章從不憑空造勢,只是領先產業情緒半步。不能太超前,也不能落後。
《It's Time to Build》(2020) 一開始就說:「每一個西方機構都對新冠疫情毫無準備…這種制度效能上的巨大失敗將在未來十年持續產生影響。」疫情初期,整個西方世界都在經歷對制度失靈的挫敗感,Marc 精準抓住了這個黨。
《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》(2023) 開頭:「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,天哪,人們都嚇壞了。」用輕鬆口吻承認了公眾對 AI 的恐慌,接下來抓住 AI 懷疑論猛打。
第二步,提出顛覆性架構。
在建立情感共鳴後,Marc 會立即拋出一個顛覆性的新框架,將辯論拉到自己的主場。
《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》(2011) 不糾纏「科技股是不是泡沫」,直接重新定義問題:這是「軟體正在成為所有產業基礎設施」的經濟革命。把估值爭議變成了「你是否理解未來」的問題。
《It's Time to Build》不糾纏口罩和呼吸器的供應鏈,直接說:「問題在於渴望。我們需要想要這些東西。問題在於慣性,問題在於意志。」從供應鏈問題上升到美國的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。
第三步,建構敵我對立。
Marc 將世界簡化為兩個陣營,迫使讀者選邊站。
《The Little Tech Agenda》(2024) 最清晰:「支持小科技的人,我們支持他們。反對小科技的人,我們反對他們。」極簡的政治動員語言,黑白分明。 我們是 Little Tech 新創公司,他們是 Big Tech 巨頭和有害的政府政策。
《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》(2023) 更進一步:我們是 AI 建造者、英雄、樂觀主義者。他們是末日論者,進一步細分為浸禮會信徒 (天真但被利用)、私酒販子 (背著監管牟利),甚至稱為「AI 風險邪教」。
不僅劃分陣營,也透過污名化標籤削弱對手合法性。
第四步,上升到文明高度。
Marc 非常善於上價值,把具體議題上升為關乎國家、人類、文明的宏大敘事。
《The Little Tech Agenda》:「美國的科技霸權,以及小科技新創公司在確保這一霸權中的關鍵作用…一個與其他任何議題同等重要的一流政治議題。」支持創業公司=美國科技霸權=國家安全。 VC 的商業利益直接等同於美國國家利益。